【矿业大会特刊】写在2017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召开之际
发表时间 :2017-09-23 来源:矿业报
让如愿同我们一起跨进十九岁的门槛
--写在2017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召开之际
一场盛会如约而至。
每年的金秋时节,这场盛会吸引着来自东半球和西半球、赤道以南和赤道以北的与矿产资源攸关的国家或经济体的目光。有关的全球政要、政府部门、矿业巨头、矿山公司、探矿者、金融机构、咨询和中介服务商、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学会共聚一堂,连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它有个大家都熟悉的名字--中国国际矿业大会。
为了促进世界范围的矿业合作,同时向国际矿业界广泛宣传、介绍我国政府对外开放以及矿业政策、投资环境等情况,1999年,国土资源部举行了首届中国矿业国际研讨会,以后连续举办,并从2005年起更名为中国国际矿业大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了18届。目前,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是我国举办的矿业行业最高层会议,大会内容覆盖矿业全产业链。参会代表自2004年的1000人增至2016年的逾10000人,规模越办越大,日益受到国际矿业、产经界的高度重视。作为中国矿业对外合作的品牌,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已经跻身为全球影响力前叁和亚洲最大的顶级矿业盛会,成为国际矿业的晴雨表与风向标。
矿业是一个全球化的产业,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依赖本国的资源满足自身所有的矿产需求。同时,矿业也是一个链条长、区域广、波动大的行业。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疲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传统能源资源勘探开发遭遇瓶颈,打通全球资源领域的技术、交易、流通、金融等各环节,实现更广泛更深层次的能源资源互联互通,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各国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正是资源领域新动能的重要寻找者和激发者。
多年来,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中国矿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把握全球矿业发展动向,构建全球矿产资源行业的生态圈。它不仅是一个矿产勘探、开发的交易平台,更是国内外矿业公司和相关机构交流沟通的桥梁。其中,每届的高峰论坛、矿业博览会和专题活动等“保留节目”,更是以其高层次高质量闻名于业界,并引发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在中国矿业“黄金十年”期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充当促进矿业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孵化器。从2008起设立热门矿产物专题,为生产者和投资者当好参谋。从2010年起举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对接签约仪式,最高时现场成交额达157亿元,为矿业公司带来实打实的效益。
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期,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再度起到了稳定军心、把脉问诊的作用。重要嘉宾在大会上诸如“要在工业革命和科技创新中把握矿业发展新机遇,在结构性改革中培育矿业发展新动能,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中拓展矿业发展新空间”等精辟发言,不仅为矿业东山再起提振了信心,点亮了前路,更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
时至今日,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已不仅限于矿业公司的投资交流,它的内涵仍在不断丰富。2015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首次推出国际地质调查局长论坛。2016年,借助大会平台,我国地质调查系统与欧洲、非洲、南美多国进行了广泛交流,签署了一系列有关地质与矿产领域的合作协议,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矿产资源领域的国际合作格局。
让更多的人关注地球资源环境问题乃至参与进来,需要一个专业的公益性窗口。从2012年起,中国国际矿业大会设公众开放日活动,通过展示重大成果、先进设备,发布地质资料、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等重塑社会对矿业的认知。
自始迄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见证了全球矿业的波澜起伏,处变不惊、共克时艰的领袖气质渐显。通过大会这一平台,国内外同行总结探索发展矿业的成功模式,深入交流振兴矿业的经验启示,共同探寻互利共赢的合作路径,为矿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着聪明才智。其品牌美誉度也促成越来越多的国家层面合作。
矿脉一头连着国脉,一头连着民生。矿产资源作为所有产业的基础行业,实现中国从“矿业大国”变为“矿业强国”,与开展“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家战略实施是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2013年以来,大会通过最佳勘查奖、最佳开发奖、最佳社会责任奖、最佳创新奖、最佳服务奖等一系列奖项的设计,鼓励引导矿业行业向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前行。
18岁,在中国是成人的年纪,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迈向第十九个年头之际,我们回首过往的脚步,期待美好的未来,不觉潸然湿了眼眶--那是感动,是欣喜,更是祝福。
当前,全球资源行业迫切需要产业重构、绿色发展,这已经不是传统投资和贸易能解决的问题。而我国也正处在供给侧结构性转型的关键期。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第十九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向我们走来,它将为世界带来哪些矿业强音?中国,又将为世界矿业文明书写哪些动人的新篇章?我们翘首以盼,又充满信心。
天津,我们来了!
